海南省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
活化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03月
前言
浩瀚南海,碧玉琼州,自古以来,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多元文化相互交融,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保存了一大批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相继公布了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录。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系统地对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精神,加强我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对象为全省64个中国传统村落和11个历史文化街区1,并把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118个其它村落纳入研究。本规划目标年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目 录
第三章 总体要求11
第一节 基本原则11
第二节 空间格局12
第三节 分级保护14
第四节 分类利用17
第五节 集群推进18
第四章 主要任务20
第五章 保障措施36
附图40
第一章 现状基础与发展形势1
第一节 “十三五”工作成效1
第二节 存在问题4
第三节 发展形势5
第二章 发展目标8
第一节 指导思想8
第二节 发展目标8
第三章 总体要求11
第一节 基本原则11
第二节 空间格局12
第三节 分级保护14
第四节 分类利用17
第五节 集群推进18
第四章 主要任务20
第一节 加快海口老城复兴,打造海南历史文化金名片20
第二节 推进北部村落集聚区建设,引领全省保护利用示范22
第三节 焕发黎苗文化区魅力,塑造山水人文融合发展典范26
第四节 精雕南部三颗明珠,突显大三亚文旅新亮点27
第五节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现代宜居新家园30
第六节 完善精细化管理,建立保护利用体系33
第五章 保障措施36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36
第二节 加强要素保障37
第三节 加强政策保障38
附图40
附图一:全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分布图
附图二:全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分布图
附图三:全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格局图
附图四:全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集群分布图
附图五:全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利用分类图
附图六: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活化项目布局图
第一章 现状基础与发展形势
第一节 “十三五”工作成效
2012年以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委的统一部署,我省全面开展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调查工作,开展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和信息库,推进相关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基本摸清家底,建立国家级保护名录
全面普查和筛选全省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基本摸清了家底。
全省共有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含2个历史文化街区)、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含4个历史文化街区资源)、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4个中国传统村落。普查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5个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和118个传统村落资源、10类传统民居。
在64个中国传统村落和11个历史文化街区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未定级文物628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传统建筑27928处,古树名木古井牌坊等历史环境要素共890处。
积极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并按时完成建档挂牌工作。先后五批共64个村落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19,并全部完成“一村一档”和挂牌工作。
二、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有序开展
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开展。编制并印发实施《海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6-2030年)》,累计完成54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占全省中国传统村落的84.4%,其余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正在编制。已认定的海口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均已编制完成。
规划实施和监督工作加强推进。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年、2019年连续组织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推进相关工作。海口市、三亚市制定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海口府城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三亚崖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平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等保护规划的实施方案,安排保护和整治项目,加强推进保护规划实施。
三、保护工作不断推进
全省累计投入超过27亿元用于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三亚崖城古镇街区、儋州中和古镇街区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内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有保护范围、保护标志、记录档案、保管机构)工作基本完成,并划定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实施分类保护,并在主要路口树立保护标志碑。部分中国传统村落内的文物保护和修缮、基础设施改造工作逐步推进。
四、活化利用初见成效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局部见效。通过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人文底蕴,政府财政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在海口、三亚、琼海、定安等市县形成一定效应,涌现海南历史文化旅游标志性品牌,如海口骑楼和冯塘绿园、琼海留客、定安久温塘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旅游点。
以海南历史文化、历史故事为背景取材的图书、歌舞诗、歌舞剧等文创精品不断涌现,其中图书《黎族古代历史资料》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歌舞诗《黎族家园》夺得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舞剧《东坡海南》、歌剧《红色娘子军》亮相国家大剧院、《黄道婆》全国巡演广受好评,为海南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打开了一定的知名度。
五、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持逐步加强
相继出台了《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历史建筑的修缮与保护技术导则》《三亚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规和技术标准,印发实施《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意见》。全省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文昌市制定出台了17项改革试点配套政策,探索出5项创新制度,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成立省级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指导市县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组织编写《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海南卷)》并公开出版,充实专业技术指导资料。
第二节 存在问题
我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保护治理体系不健全,保护工作推进缓慢
保护名录不完整,我省目前只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尚未建立省级名录,初步普查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资源的118个村落和5个街区未纳入保护范畴。保护责任主体和保护资金来源缺乏地方法规和政策文件的支持,有效的保护利用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大部分市县未有效推动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
二、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应保尽保
我省保护财政资金使用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儋州、文昌,占比约89%。传统村落保护依赖国家专项资金(一次性300万元/个),缺少地方配套资金。传统建筑中私人产权建筑严重缺乏资金投入,由于台风、高湿等自然气候影响,保护现状堪忧。据统计,从挂牌认定至今,64个中国传统村落中已有2236栋传统建筑损毁或消失,占比27%。
三、传统祖屋观念强烈,阻碍房屋活化利用
传统村落居民的传统祖屋观念强烈,不愿意对其进行活化利用。普遍存在房屋产权多人共有的情况,保护与利用意见难以统一。产权转移也较为困难,较大影响了传统建筑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
四、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制约社会力量介入
传统村落中将住房拆旧建新以改善居住质量的需求与传统建筑保护存在一定矛盾,村民普遍提出新增集体建设用地建新房、腾出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利用的诉求;另外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产业引导力度不够、土地及传统建筑的产权转移途径不畅、传统建筑功能活化要求不明等问题不同程度制约了企业、个人、公益组织等介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第三节 发展形势
一、国家发展新时代对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明确要求:“以系统完整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和全面真实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为目标,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制度机制政策、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解决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国际双循环及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时代,全省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面临新要求,需要转变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认识,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征程需要传统人文资源焕发新活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需要对接国际发展趋势,挖潜传统文化价值和魅力。海南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是千百年来海南先民和人民辛勤劳作、文化创造的结晶,是代代相传的海南文化思想和精神的重要载体、文化“基因”和情感纽带,更是海南2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对故土的永恒印记。
海南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是全省城乡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性保护传承和利用好海南传统文化资源,促进该类地区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能增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文化魅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互动,彰显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文特色,更能进一步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情感连接,成为展示海南城乡历史风貌、促进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
三、社会治理新思路催生传统文化保护事业新机制
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扎实推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全面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精细化推进城市更新和管理,形成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的新思路指导下,传统文化保护事业也需要进行机制创新,创新性推动该项工作全面开展和提质增效。
在全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充分利用好全域保护和“一张图”管理的契机,全面梳理和整合我省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全省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格局。创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中的体制、机制,从资源保护传承、修复、利用,到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经济水平,形成数字化、一体化、精细化的管理管控体系,推动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迈向更高水平。
第二章 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继承和弘扬海南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历史文化地区振兴发展的工作主题,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继承发展、关注民生、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围绕努力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重要窗口的目标,按照“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利用、高效能传承”的要求,不断提升保护治理质量、历史文化影响、经济社会贡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体系基本建立、保护利用相关政策颁布实施、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初步建成海南传统文化体验格局,全面彰显“文化海南”品牌形象;整体提升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人居环境,建成现代宜居新家园。
展望2035年,全面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促进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建设国家文化高地,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发展的重要品牌。
一、保护格局更加完整
以海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引领,北部传统村落聚集区和中部黎苗文化区建设为支撑,三条主题文化村落体验带为重点,多个独立型传统村落(集群)、历史文化街区为补充,构建“1+2+3+X”的多元价值主题的保护格局,新增省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点线面结合讲好“海南故事”。
二、保护利用更为有效
在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下,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发展方向,创新保护利用方式和产业产品形态,形成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椰级乡村旅游点和产业集群,成为全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典范。
三、人文特色更加彰显
聚焦火山文化、华侨文化、黎苗文化、海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复兴海口老城,打造主题文化村落带、黎苗文化和海洋文化代表村落,全面彰显“文化海南”品牌形象,初步成为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
四、生活环境更加宜居
以“绣花功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有机更新,加大“微更新”“微改造”力度,完善住房、公共活动、五网设施、环境卫生等四类民生保障设施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实现住房宜居、公共服务完善、五网设施健全、公共环境整洁的高品质人居环境,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五、保护治理更加健全
建立国家、省两级保护名录,出台一系列促进保护和利用的政策、法规,探索协同治理、多方参与、奖惩并举的工作机制,形成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保护治理体系。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基本原则
一、统筹谋划、系统推进
坚持全省统筹、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中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作用,落实责任义务,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问效,促进保护与利用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增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
二、价值导向、应保尽保
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能保尽保、应保尽保,坚持保护优先、严禁大拆大建,按照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要求,适应活态遗产特点,通过“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方式,全面保护好古代与近现代、村落与街区、物质与非物质等历史文化遗产,树立和突出海南文化符号,弘扬和发展海南优秀传统文化、琼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海洋文化。
三、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保护传承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生活,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社会、情感价值,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主导产业,深度盘活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资源,大力发展文博创意、旅游观光、农耕体验、特色商业、健康养生等产业,实现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变,彰显历史价值、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乡村振兴和文化繁荣。
四、深化改革、多方参与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创新乡村产业、土地、人才、资本等政策和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保护传承工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有利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坚持村民主体作用,引导村集体和村民以资金、土地、房屋入股,参与经营和管理,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第二节 空间格局
聚焦全省火山文化、华侨文化、黎苗文化、海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衔接《海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对全省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要求,以海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引领、全省星罗棋布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资源为基底,形成“一城两区三带多点”全省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格局。
一城:海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两条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聚焦华侨文化、中原文化,突出明清骑楼建筑特色,着力保护琼台古城和骑楼历史街巷格局、历史文物和历史建筑,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创新活化利用模式,发展文化休闲产业和夜经济,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塑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历史文化的“金招牌”。
两区:北部传统村落集聚区和中部黎苗文化区。
北部传统村落集聚区是海口、文昌、琼海、定安、澄迈五个市县的传统村落连片集中分布区域,涵盖火山文化、华侨文化、中原文化等三大传统文化板块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火山岩传统民居、南洋骑楼、多进合院式民居等琼北三大传统建筑特色鲜明。着眼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着力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模式,创新新业态,形成几个具有鲜明人文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示范。
中部黎苗文化区是包括中部各市县分布的黎苗文化传统村落,要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黎苗村落资源,统筹周边分布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依托中部山区的绿水青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齐头并进,创新非遗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方式,焕发民族文化新活力,创新黎苗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新形式,塑造适应现代高质量生活的黎苗村寨,打造山水人文融合创新发展典范。
三带:文琼侨乡文化村落带、海定多元文化村落带、海澄儋多元文化村落带。
文琼侨乡文化村落带是以文昌、琼海的传统村落为主,两头延伸至海口江东新区和万宁,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红色文化为补充、东线古驿道和乡村公路为纽带,联动周边的海岸、水库、湿地、农田等自然景观资源,打造全岛最具代表性的华侨文化体验区域。
海定多元文化村落带是从海口南渡江沿岸向南延伸至定安、琼海龙江的传统村落带,沿线拥有丰富的名人及传统国学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和冷泉、湖泊、河流等自然资源,历史遗存丰富且保存较好,结合文化特色差异化分布特征,从南到北打造不同文化主题的段落。
海澄儋多元文化村落带是从海口火山口周边向西延伸至澄迈、临高、儋州的传统村落带,拥有海南最具规模的火山岩民居和苏东坡谪居地,深挖两大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两大文化主题,保护、修复西线古驿道,串联沿线其它传统村落作为补充。
多点:主要是南部滨海独立分布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包括陵水疍家渔村、三亚崖州古城-保平村、乐东莺歌海周边传统村落、东方北黎老街。紧抓大三亚面向全球开放的机遇,在发挥海洋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历史文化特色,突出水上聚落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历史商贸文化等,盘活历史资源,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明珠。
第三节 分级保护
一、整体保护山水格局
保护整体聚落形态和山水格局。延续海南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自由式”“梳式”“放射式”等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街巷肌理,尊重山形地貌,保护名木古树,修复村落整体生态系统。
划定保护分区。结合历史环境,划定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分区整体保护,根据需要可划定环境协调区,更加有效地保护历史传统风貌。
避免过度商业化。注重平衡传统村落商业发展和文化保护传承、乡野生活形态之间的关系,不得整体迁出原住民,管控商业规模,精选商业业态,保持传统村落安静祥和的乡野气息。
二、严格保护各级文物
保护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大力实施原址保护,加强预防性保护、日常保养和保护修缮。优先濒危文物抢救性保护,开展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险情排查,对存在险情的文物保护单位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各市县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相关要求,加强市县域内文物保护工作。
三、强化保护琼崖革命遗址遗存
强化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内反映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南海维权、特区建设等红色事迹的遗址遗存的修缮和日常维护,加强相关纪念场所的建设和精神传承,重点包括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和重要事件纪念地、重要会议遗址、重要党史人物和革命烈士故居、旧居、活动地等。
四、重点保护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是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空间要素,是保护的主要类型。重点保护体现传统建筑核心价值的外观、结构和构件等,及时加固修缮,消除安全隐患。
历史建筑应划定保护范围,有必要的可以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并相应提出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活动控制要求。保护责任人应制定历史建筑修缮实施方案,组织专家和有经验的工匠,使用传统的地方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保护修缮。
鼓励未认定为历史建筑的传统风貌建筑参照历史建筑保护要求进行保护,具备条件的应申报为历史建筑以加强保护。
五、加强整治建筑风貌
加强整治与传统风貌相冲突的建筑外观,对屋顶、墙面和门窗等重点外观要素进行改造,延续传统建筑的形式、体量、色彩、材质、工艺等。核心保护范围内,严重影响整体风貌的既有建筑可适当拆除,新建建筑要在风貌上与传统建筑保持协调一致。
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鼓励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申办国家艺术基金及参与人力社保部门举办的相关培训活动。积极申请国家补助资金,提供地方专项补助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建设,设立多元化、多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有效推进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等多种形式的传承活动,形成促进持续传承的长效机制。
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利用重大节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表演、比赛等多样化的活动,促进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采取与视频网站合作、参与综艺节目拍摄等新媒体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
第四节 分类利用
依据现状基础及发展潜力,将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分为重点打造、适度利用、风貌提升三种利用类型,精准制定保护与利用策略,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一批保护与利用精品示范村落和街区。
重点打造。将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较为便利、空心化程度较高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划分为重点打造类,共有16个传统村落和3个历史文化街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强保护文化遗产、整治风貌、改善人居环境,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传统文化研学、乡村博物馆、精品民宿、互联网电子商务、影视拍摄、民俗体验、特色餐饮等精品项目,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激发村落活力,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传统文化旅游的高端品牌。
适度利用。将资源一般、区位与交通优势不太明显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划分为适度利用类,共有38个传统村落和6个历史文化街区。侧重历史遗产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政府引导、整合社会力量多方合作或村集体、村民自主创业,联动周边资源,适度发展文化博览、乡村民宿、特色餐饮、民俗体验、教育培训等文旅融合项目。
风貌提升。将资源有限、区位较偏、交通不便、空心化程度不高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划分为风貌提升类,共有10个传统村落和2个历史文化街区。充分发挥政府和村集体主导作用,积极争取社会公益力量参与,以文化遗产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为主,结合市场机会可适度局部活化利用,待时机成熟再行全面发展。
第五节 集群推进
综合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空间联系、区域地理景观格局等因素,联动周边自然人文、红色文化等资源,划分九个资源联动集群,包括环火山口村落集群、环东寨港村落集群、环八门湾村落集群、沿南渡江村落集群、火山冷泉村落集群、博鳌周边村落集群、万泉河中游村落集群、莺歌海周边村落集群、环新英湾地区镇村集群。
各市县应以集群为对象进行整体策划、规划和管理,统筹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资源的空间布局、交通联系、设施配套、业态培育、品牌营销等工作,联动发展。
特色互补。集群内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结合文化特色和周边资源,实施差异化发展,实现在功能、业态、产品等方面多样互补。
绿道串联。打造特色乡村公路,通过修复重现古驿道、建设自然景观绿道、碧道,串联各传统村落和周边的文化资源,形成兼具文化体验与风景游赏功能的历史文化景观廊道网络,打造区域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
设施共享。以集群为单位,以重点村为中心,进行统筹规划,协调管理,重要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有条件可以设立集群管理中心。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加快海口老城复兴,打造海南历史文化金名片
一、升级骑楼街区保护利用,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加快推进核心区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以核心区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为重点,全面开展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工程,保护修缮不少于20处历史建筑。
加强琼崖革命资源保护利用。推进街区内琼崖革命遗址遗存保护工程,加强对海口中共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的保护修缮力度,传承革命精神。
重点强化中山路以北示范区整体环境整治和业态升级。加快推进中山路以北示范区整体环境整治,由街巷渗透至院落,以绣花的功夫,强化景观品质,植入体现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小品。加大招商和运营力度,提升业态的文化性、休闲性、多元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融合创新文创和休闲产品,促进文化创意、私人博览、创意餐饮等业态进驻,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比例。
推动核心区范围内街道环境和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采用微改造的方式,以主要街道为重点,提升核心区范围内公共空间的环境特色和景观品质,加强引导街道业态逐步朝文化、休闲、餐饮方向转变,形成各具主题的街道特色。
推进骑楼街区各项旅游公共设施建设,支撑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加强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打造吃住游购行物联交互信息平台,提升访客咨询、标识系统、应急保障、外语翻译、外币兑换等综合服务能力。
二、全面保护府城街区,整体彰显琼台文化底蕴
加快修复重点物质遗产,完整构建琼台古城历史空间保护格局。保护海口府城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文化遗产,修复古城墙,以点成线,精细化修补传统街巷,基本形成以丘浚故居、忠介路、三角公园、府城鼓楼、琼山城墙、五公祠为节点的历史空间保护格局,促进琼台文化复兴。
强化街区空间秩序管控,改善人居环境和传统风貌品质。有序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内部老旧房屋危房治理、平房风貌整治工作,以中山北路、忠介路、文庄路、东门路为重点,推进主要街巷的公共环境整治提升。
三、促进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文博文创产业和夜间经济
促进非遗文化与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融合,发展文博文创产业。在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建设非遗博物馆,开办非遗工坊、非遗传承培训班,转化非遗工艺为旅游产品。引导海口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提升展陈、讲解水平,打造沉浸式体验。研究地域历史文化,提炼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创新性转化为特色文创产品。鼓励在两条历史文化街区设立民间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培育文化艺术与博览氛围。
促进老字号复兴。加大两条历史文化街区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出台针对性的优惠支持政策,推动老字号商铺、店铺、品牌入驻。进一步加强老字号的品牌策划和研发,焕发新的活力,促进老字号品牌复兴。
大力发展夜间旅游。拓展夜游休闲空间,丰富夜间娱乐,加快发展夜游经济,鼓励街区主要地段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夜间景观,增设24小时门店,推出夜间市集、夜间演艺、夜间娱乐、品牌夜市、深夜书店等示范项目,打造集夜间美食、购物和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街区和夜间旅游消费业态集聚区。
第二节推进北部村落集聚区建设,引领全省保护利用示范
一、加强统筹北部传统村落集聚区保护和利用
加强集聚区整体统筹。整合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其它历史文化资源要素、自然景观要素,综合组织旅游线路,统筹布局村落集群和各类公共设施等,制定差异化发展和复兴路径,推进各项保护和利用工作。
高水平保护和修复集聚区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推进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将文保单位的保护修复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开展集聚区内海口、澄迈、文昌、琼海、定安各个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险情排查,对存在险情的文物保护单位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加强琼崖革命文物保护和修复,加大力度集聚海外华侨、乡贤等社会力量推进历史建筑修复。
创新性传承集聚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筹布局非遗传承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集聚区内传统村落利用传统民居、历史建筑、文保单位等建设一批非遗展示体验中心,持续推进小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优先推进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设立儋州调声、临高渔歌、琼剧、海南八音、盅盘舞、冼夫人信俗、椰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习场所。统筹考虑重点非遗传承基地、展示中心的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营造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景观廊道,串联各个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加强调查、研究、修复西中东三条琼崖古驿道以及沿线驿站,以琼崖古驿道为引,规划建设连接各传统村落的绿道、碧道,串联沿线古驿站遗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周边资源。
二、打造文琼侨乡文化村落带
加快保护、活化重点华侨文化遗产,丰富侨乡文化产品,开展华侨文化活动。加快推进保护、活化符家宅、王家大院、蔡家宅、王兆松故居等重要文化遗产,植入华侨文化博览、爱国华侨教育、南洋文化研学、南洋民居博物等主题文化产品,讲好华侨文化故事,开展华侨返乡祭祖、商贸与文化交流等重要活动。
以重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打造三个侨乡文化村落集群。环东寨港村落集群,依托江东新区以海口迈德村、文昌铺前胜利老街为重点,突出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商务办公等活化方向,利用南洋骑楼街区、南洋风格民居、名人故居、琼崖革命遗址遗存等历史资源,重点建设迈德村国学文化教育基地、铺前骑楼旅游休闲街区,推出环东寨港南洋主题旅游和琼崖革命主题教育两条线路。环八门湾村落集群,依托国际航天城建设以文城镇孔庙风貌区、松树下村、十八行村为重点,突出文化旅游和研学博览的活化方向,重点建设王兆松爱国华侨教育基地、孔庙国学研究中心、符家宅南洋民居博物馆、精品民宿群等项目。博鳌周边村落集群,依托博鳌亚洲论坛、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以琼海留客村为重点,突出文化旅游和疗养健康的活化方向,重点建设蔡家宅民居博物馆、留客村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
三、打造海定多元文化村落带
重点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书院、古代名人故居和文化遗址,挖掘火山冷泉文化,塑造交相辉映的多元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保护、修缮定安故城、王弘诲故居、张岳崧故居、王映斗故居、元文宗流放遗迹等重点文化遗产,挖掘传统文化故事,加强与母瑞山琼崖革命教育基地的联动。
以鲜明的文化主题,重点打造两个村落集群。沿南渡江村落集群,以南渡江和琼北古驿道为纽带、定安故城为核心、东谭村、高林村为重点,突出文化旅游和研学博览等活化方向,打造古训古风探寻村落集群;以定安故城的保护提升为核心,整合南渡江沿岸村落和人文资源,重点修复琼台驿——定安故城的古驿道、定安故城墙、尚友书院,建设定安故城旅游休闲街区、定安国学家风研学基地、东谭村非遗传承和文创基地、特色民宿等项目。火山冷泉村落集群,依托南丽湖,联动母瑞山琼崖革命教育基地、定安百里百村项目,充分保护利用冷泉资源和火山岩传统民居,以久温塘村为重点,突出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为主要活化方向,重点建设火山冷泉主题公园、久温塘火山冷泉特色商业休闲项目,提升皇坡村乡村旅游区建设水平,结合百里百村项目推出火山乡村自行车骑行游或节事。
四、打造海澄儋多元文化村落带
加强保护东坡书院、宗祠、名人故居、火山岩传统民居和聚落格局,以点串线彰显东坡文化、火山文化、红色文化、和中原文化等多元文化特色。重点保护、修缮石石矍村冯氏祠堂、罗驿村李氏宗祠和李恒谦故居、透滩村礼魁坊节孝坊和王佐故居、三卿村安华楼等重点文化遗产,讲述海南火山文化、琼崖革命文化故事,以及儒家思想精华在海南的传承和融合。
以雷琼火山地质公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和提升环火山口传统村落集群。突出火山岩民居特色,以三卿村、冯塘村、罗驿村、大丰古街、大美村为重点,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为主要活化方向,利用丰富的琼崖革命文化资源组织环火山口革命教育线路,重点修复琼台驿-大丰驿段古驿道,建设罗驿村青少年教育基地、大丰古街休闲街区、大美村火山岩民居聚落博物馆,推出三卿村文化创意赛事、艺术采风活动。
以中和古镇为核心,加强保护环新英湾地区镇村集群。统筹中和古镇、王五老圩、周边传统村落资源,依托洋浦、白马井、海花岛等区域的人流和产业带动,促进环新英湾地区古镇和村落的保护利用和产业升级。进一步保护中和古镇历史空间格局,提升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建设水平,深度挖掘苏东坡和东坡书院的文化价值,突出以中原文化体验为核心,融合儋州民俗、饮食、调声等文化元素,建设高品质文化旅游区。加强保护和修缮王五老圩的传统街巷格局和传统建筑。
第三节焕发黎苗文化区魅力,塑造山水人文融合发展典范
保护孕育黎苗文化生长的自然山水环境,突出黎苗非物质文化和中部绿水青山的融合发展,传承创新独具特色的黎苗村落空间,推进中部黎苗文化区的保护利用,打造山水人文融合创新发展典范。
一、保护和传承黎苗非遗文化,创新发展文化生产力
创新发展黎苗非遗文化精品。深入挖掘黎苗非遗文化内涵,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编纂、出版图书,创作舞蹈、影视等文艺作品,推出黎苗文化实景演出节目,利用黎锦、剪纸、竹木乐器等传统技艺培育文创产业基地,提高文化魅力和生产力。
打造东方白查村为黎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利用白查村保存完好的原始传统村落,打造黎族船型屋民居聚落博物馆;推出黎苗文化实景演艺、非遗创意大赛、稻田歌舞、艺术写生等活动;深度保护、挖掘黎锦纺染织绣、竹器等多种黎苗非遗传统技艺,鼓励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文创工作者等租赁传统船型屋开办小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体验中心、传习基地、创意工坊等,活态传承黎苗非物质文化,活化利用船型屋等物质遗产,建设黎苗非遗传承基地。
二、提升传统村落整体人文景观环境
保护孕育黎苗文化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借助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和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孕育环境,改善黎苗村落人居条件,加强村落之间的交通联系,营造浓厚的文化生态氛围。
增加黎苗传统村落数量,扩大保护范畴。进一步加强黎苗传统村落资源普查,增加黎苗传统村落数量,做到应保尽保。统筹全省23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它具有黎苗文化特色的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三、重点打造洪水村活化利用示范
依托重要项目,加强与周边资源联动。充分借助社会力量进驻的优势,依托黎花里、国际探险研学等项目,联动昌江十里画廊、霸王岭等周边资源,提升建设品质,打造乡土“活态文化”博物馆,发展研学基地、沉浸式文化体验基地、农耕体验、原始制陶技艺传习基地等项目。
颜值和内涵两手抓,提高建设品质。抢救性保护现存黎苗传统建筑,提高传统建筑和街巷的保护、改建的技术水平,在保护中创新创意,提高建筑与村落环境的整体品质。
第四节 精雕南部三颗明珠,突显大三亚文旅新亮点
紧抓大三亚面向全球开放的机遇,以国际眼光,高水准保护和利用三亚崖州古城-保平村、陵水疍家渔村、乐东莺歌海周边村落集群,发挥各自特色,突显大三亚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一、创新保护利用陵水疍家渔村
探索疍家生产生活形态保护与传承方式。加强研究疍家水上村落的生产生活形态保护和传承方式,保护疍家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造水上聚落建筑形态,提升建筑文化特色和宜居水平,提高渔民生产、生活质量。
加强水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持续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强化疍家渔排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和水质的监督检查,开展生态清洁水域建设,逐步推进老旧设施提标改造,不断完善环卫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环卫设施建设,深化垃圾分类和收集模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创新新空间、新业态,推出疍家渔村特色项目和水陆结合旅游线路。依托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清水湾旅游度假区、南湾猴岛等周边重要人流吸引区,以国际眼光高水平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创新利用、激发疍家文化活力,建设水上集市、疍家文化博物馆等标志性项目。联动南湾猴岛、红树林湿地公园、史前遗址、海草保护区、新村镇等周边资源,形成水路相接的旅游线路。
二、精品化保护利用崖州古城街区-保平村
继续推进崖州古城街区和保平村历史文物和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加快编制《崖州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实施方案》和《保平村保护规划提升与实施方案》并实施推进,进一步保护崖城学宫、古城墙遗址等历史文物,加快崖州古城东关骑楼街区、保平村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保护护城河遗址,结合城墙公园建设适度恢复部分区段的护城河水系。
以微改造的方式,强化街巷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人居环境。推动崖州大道景观提升、崖城骑楼街的街巷改造工程,提升古镇门户体验和整体街区景观品质。保平村结合非遗展示线路,提升主要街巷、节点广场、村口节点的景观品质和文化品位,改造保平村滨河景观节点,提升标识系统工程和市政设施的景观化改造。
突出示范项目带动文旅融合创新,促进多方向活化利用。挖掘文化遗址、历史人物、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丰富资源,依托保存较好的传统建筑群落,多种资源融合创新,以示范项目引领带动,大力发展文化展示、研学博览、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新型业态。崖州古城重点围绕崖城学宫展示中心、古城墙遗址公园、文化创意集市、东关骑楼街一期启动区等示范项目,引领古城复兴。保平村以三亚非遗传习基地为目标,促进非遗项目集聚和传统建筑功能活化,重点建设三亚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文创工作室,推出歌舞非遗游、历史故事游、保平精华游等特色旅游线路。
三、特色化保护利用莺歌海周边村落集群
政府支持、引导传统建筑保护修缮,避免自然损毁。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引导,激发传统建筑产权人主动担当,促进村集体积极作为,集聚社会力量多样参与,推动村落传统建筑的及时、有效保护,遏止传统建筑损毁的趋势。
升级打造民间博物馆群。对标国际民间博物馆发展经验,进一步鼓励、支持周边现有民间博物馆建设发展,地方政府适度提供资金支持并积极引导提高文化主题特色、展览水平、设施品质和服务能力,同时在传统村落内部利用传统建筑进行功能活化,建设主题博物馆,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间博物馆集群。各博物馆加强与传统村落、旅游景区之间的联动,逐步集聚发展为海南民间历史文化收藏、展览的重要品牌。
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弥补民生设施短板,提高建设标准,推进污水收集处理、环境卫生、5G网络、街巷空间品质等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做好促进活化利用的硬支撑。
重点利用老丹村,打造乡村文旅综合体,示范带动周边村落集体振兴。充分挖掘老丹村滨海、滨河、历史商贸文化、织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依托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空心化程度较高的传统建筑群,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国际眼光高水平策划规划、设计施工,还原老丹村历史街巷风貌,植入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特色商业、健康养生等多元新型业态,推出串联莺歌海、传统村落、民间博物馆、龙沐湾的旅游线路,整体打造为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文旅综合体。
第五节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现代宜居新家园
基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人居环境实际和发展目标,结合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推进,统筹政府、社会公益组织、企业等多方力量,加快完善住房、公共活动、“五网”设施、环境卫生等四类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人居环境,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一、住房建设支持
专项支持传统建筑自主保护修缮。研究扶持政策,政府采取专项资金补贴或其它方式支持自住型传统建筑私有产权人自主保护修缮,改善居住条件,满足现代宜居生活需要。
专项支持宅基地置换。研究鼓励政策,探索专项建设用地指标或其它方式支持自住型传统建筑私有产权人置换宅基地,提高居住质量,原传统建筑通过租赁、合作、转让等多种途径进行保护修缮、活化利用。
二、外部交通优化
提升偏远传统村落的通达条件。加强昌江王下乡洪水村与外部西线高速公路的连接,兼顾生态保护需要,在现有道路基础上升级改造,结合实际进行局部改道,整体提高道路的舒适性、观赏性和通行能力。
进一步提高传统村落对外联通水平。结合“十四五”期间各市县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改善64个中国传统村落进村道路通行条件,进一步增强村落对外交通联系,推进村落农村公路建设,解决村落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提升进村道路两侧的景观环境品质。突出传统村落进村道路的乡村田园和历史文化气息,让游客提前感受到优美的自然乡村美景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三、公共服务提升
对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结合实际,适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教育方面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加快推广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医疗卫生方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加大医疗资金投入、完善设施设备;大力推进“医防融合”,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充分运用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和基层5G远程医疗服务系统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文化体育方面完善一批文体活动设施、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加大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投入、加强基层文体队伍培养,黎苗传统村落加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结合历史文化资源,鼓励传统建筑功能活化为博物馆、图书馆、小剧场等,既服务旅游人群,也丰富本地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
四、基础设施补短
高标准弥补“五网”设施短板,打牢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坚实支撑。提高传统街巷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采用与村落历史文化特征相协调的道路铺设材料和施工工法,延续街巷传统风貌。政府平台公司和市场主体各司其职,完善五网设施,注重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持续保障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水环境清洁健康。
加快推动5G通讯设施和充电桩建设。推动传统村落5G网络通讯设施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实现村内网络通讯无死角,为传统村落发展远程医疗、智慧旅游、文化创意、乡村电子商务等产业和服务做好设施支撑。有条件、有需要的村落要建设电动车充电桩,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五、公共环境整治
打造全域美丽乡村。以保护传统村落整体历史景观为前提,整理周边田园景观和生态环境,实现乡村全域景观化。
再现历史景观风貌。维护历史环境要素,强化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空间、房前屋后院落空间的景观塑造,整治风貌冲突的建筑和环境,再现传统历史景观风貌,并提高视觉景观品质。
强化治理环境卫生。把环境卫生放在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现代化治理的突出位置,建立日常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普及垃圾分类收集,加强居民环境卫生教育。
第六节 完善精细化管理,建立保护利用体系
一、开展资源详细普查建档
完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资源普查。持续深化开展全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调查,充分利用民间、媒体等多种渠道发掘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引导市县区将有重要价值的村落列入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预备名录,将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和宝贵文化资源的传统建筑列入历史建筑申报备选名录。按照国家“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要求,延伸拓展不可移动文物、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等其它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并建立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长效机制。
推动古驿道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古驿道是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之间的历史纽带,启动调查、研究、修复古驿道的工作,串联沿线的历史遗存、历史城镇、传统村落以及自然景观等资源节点,与户外运动、乡村旅游相关联,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增加乡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完善电子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以信息化手段,保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文字、数字、图片等资料,实现信息管理数字化。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建立跟踪监测和动态管理制度。加快推动全省中国传统村落录入国家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平台,为后续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和便利的资源共享。
二、建立分级保护名录
分批次推进省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认定工作,逐步建立国家、省两级保护名录。至2025年,五年累计认定80个省级传统村落和5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并进行挂牌保护。按照国家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国家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申报。鼓励有条件的传统村落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三、编制保护规划
开展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编制完成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适时启动第一批、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快完成海口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修编工作,指导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省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传统村落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与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做好衔接或协同编制。
四、制订政策法规标准
研究制订全省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利用规定,逐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指导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研究财政支持、土地保障、产权流转等配套政策,引导村民自主、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健全实施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名录评估预警和退出机制。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协同治理
坚持省级统筹、市县抓落实,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划实施和管理责任,加强部门联动、上下协同,健全工作分工和协调机制,形成全局谋划、统筹安排、有序实施、强化质量的组织合力。
各市县根据本规划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细化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做好组织实施保障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明确专人具体管理实施项目,并做好日常监管和跟踪服务;社区、村集体要将保护要求纳入社区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并加强社区居民、村民、土地与房屋产权相关人的参与度,共同推动保护与利用工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评估,其它相关省直部门按照职责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和指导文件,共同推进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二、加强督查监管和奖励激励
落实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预警、退出和奖惩工作机制。加强对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通报表扬,积极鼓励市县加强对保护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和个人进行褒奖;对保护工作不力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情节严重情况,实行政府领导约谈问责、行政责任追究等措施,对保护不力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实行公布濒危名单、撤销称号等措施。
第二节 加强要素保障
一、增加公共财政投入
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加大省、市县地方保护资金投入。省直相关部门、市县政府应合理安排项目经费,将其列入分级财政预算,建立长期稳定的保护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各项目标逐步落实。
通过竞争性选拔、以奖代补等办法,重点扶持一批典型示范作用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初步形成“财政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投入机制。提高部门涉农资金使用效率,统筹安排农村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文物保护及危旧房改造等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保护整治。
探索多渠道、多类型的资金筹措,鼓励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资捐赠、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发展工作。探索保护经费使用绩效评估制度,加强使用监督。
二、加强土地保障
研究传统村落土地支持政策,探索安排专项用地指标,用于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需要。在安排年度建设用地指标时,优先考虑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住房保障需求。
三、加强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
充分发挥全省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作用,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建议。
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对行政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基层干部、建筑工匠等各层次人才的培训。支持海南大学等相关院校打造特色专业,鼓励开展“大学生再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海南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培育人才。
发扬工匠精神,借鉴非遗传承人模式培养传统建筑工匠,成立全省传统建筑工匠协会,建立全省传统建筑工匠名录,评选优秀作品和工匠,促进优秀传统建筑技艺传承和创新。
四、保障建筑材料供应
加大灰瓦、青砖等传统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采用现代先进生产工艺,重点解决传统建筑材料产业增量不足、集聚不够、产业基础薄弱、研发能力不足等瓶颈问题,逐步带动传统建筑材料产业全面发展。
第三节 加强政策保障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在财政保障、产权流转、租金减免、规费减免、金融信贷、工商登记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探索传统建筑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建立传统建筑认领保护制度,鼓励通过置换、租赁、认领、认购等方式促进传统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二、加快法规制定
研究制定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等相关法规或政策文件,建立保护与活化利用清单,进一步规范、指导各项保护利用工作。
三、加强全民保护意识
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视频和微信平台等多种传播媒介,展示传统村落的魅力,提高全民保护意识。鼓励各市县建立乡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加大对青少年乡土文化遗产的教育力度,增加其保护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挥管理部门、传播媒介、社会民间团体的力量,通过开展主题旅游、摄影展、最美评选、论坛宣讲等多样化的系列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附图
1本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包括经政府认定的海口骑楼、府城历史文化街区和其它9个具备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预备街区资源。
2本规划中的传统建筑包括历史建筑和未公布为历史建筑、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风貌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