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集中发布47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其中,海南“土地超市”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入选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

什么是“土地超市”?为什么要建立“土地超市”制度?这一新模式解决了哪些问题,提供了哪些便利?……1月25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带着群众关心的“土地超市”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维华。

“我们调查发现,一直以来,企业对海南省土地要素供应跟不上项目建设需求的意见较为强烈。”孟维华表示,一方面,新增用地供应不及时影响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土地“家底”不清、数字化程度低导致“有土地也不知晓”。“项目等土地”问题成为影响海南自贸港整体营商环境和企业投资便利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有效破解“项目等土地”问题,提高土地资源要素保障水平,2022年6月,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创新建立“土地超市”制度,海南“土地超市”正式上线,并将首批约8000亩国有储备“净地”,纳入“土地超市”货架。

孟维华介绍,“土地超市”制度大力推行“云上看地、云上选地、云上买地”等服务,能全面梳理摸清存量建设用地“家底”,激活土地市场价值,有效解决“有好项目没土地”“有土地不知晓”的问题,实现土地利用从粗放浪费向集约高效转变,逐步变“项目等土地”为“土地等项目”,变“不找市场找市长”的传统招商模式为“不找市长找市场”的新模式。

据悉,为了让“土地超市”推动自然资源与市场投资需求的精准配对,省资规厅统一组织清理摸排存量建设用地底数,系统梳理政府储备地、批而未供土地、农村集体和农垦经营性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等土地资源,将其分类摆上“土地超市”货架;

同时,依托海南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海易办”,高标准打造“土地超市”平台,实现土地要素便捷交易;此外,还将“土地超市”平台与土地交易平台、项目策划生成平台、工改系统平台对接,在确保“净地”供应的基础上,策划生成项目进行智能选址和项目用地配对,精准开展服务招商,实现快捷交地、“拿地即开工”。

上线一年多以来,“土地超市”服务范围和内容逐渐拓宽丰富,为投资项目落地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孟维华表示:“2023年,海南省将‘土地超市’功能拓展到海域、矿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碳汇、土地二级市场。同时,我们还组织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了8场‘土地超市+项目投资’招商推介会,充分发挥‘土地超市’作为‘自贸港招商地图’的角色定位,推动‘项目库’与‘资源库’精准对接,推动项目高效落地,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土地超市”累计上架建设用地947宗、面积4.99万亩,上架海域使用权147宗、面积27.01万亩,上架建筑用花岗岩采矿权3宗、资源储量11741.66万方;土地二级市场模块上架建设用地12宗、面积585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