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将自家房子原址翻建却发现与当地规划不符?
“为了解决这件事我们前前后后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让海口市云龙镇南区社区市南村村民丁某感到欣喜的是不久前的一场接访活动让他终于如愿解了心结
丁某于1991年取得市南村一块集体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证,建有房屋用于自住。过去几十年间,随着家中人口增长,房子渐渐变得不够住,遂决定在原址重建。
不料等他去报建时,却遭遇了烦心事:其被相关部门告知,该地块属于云龙镇的城镇开发边界内,总规为建设用地,控规为商服用地,住宅用地与控规用途不符,目前正在修编控规。
尽管搞不懂这些专业名词,但丁某到各部门一趟趟跑下来后,心里愈发清楚,事情很棘手。怎么办?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在下基层走访中发现这一问题后,当即组织了现场办公。
“我们需要进行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控规修编,作为农房报建审批的依据。”现场办公会上,云龙镇政府及琼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给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控规修编时间太长,群众等不起。”考虑到这一解决方案与丁某的诉求有较大差距,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书记、厅长李东屿表示——
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再多想一点,再多做一步,拿出实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这也正是“四下基层”制度所蕴含的实践要求和工作路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现场“会诊”,最终,各部门合力拿出实招——
依托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的通知》,以依据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核发乡村规划许可为突破口,按照“一案一策”的信访工作要求,由琼山区云龙镇政府、琼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多次入户走访,了解群众需求,主动作为,协调有关单位,推动问题解决。
目前,丁某、冯某的一户联合建房选址已确定,建房审批手续也获批复同意。
“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我很满意!”丁某说,目前,他们正通过海南省农房报建“零跑动”系统进行农房报建。
丁某的诉求得到圆满解决,另一边,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的基层走访工作仍在继续。
以推广运用“四下基层”制度和“浦江经验”为抓手,该厅建立厅领导信访包案工作机制,把解决群众诉求、化解信访积案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到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并通过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及时回访,真正从源头预防和减少问题发生、反弹。